很多脂溢性头皮的朋友都有个误区:觉得油多就是没洗干净,于是频繁用去油洗发水甚至用力抓挠。但这样做只会让脱发问题雪上加霜,因为过度清洁正在悄悄破坏头皮的「生态平衡」。
健康头皮本就存在动态平衡 —— 弱酸性环境(pH5.5 左右)由皮脂膜与有益菌共同维持,既能锁住水分,又能抑制有害菌过度繁殖。然而,强效清洁成分会破坏这层天然屏障:一方面过度剥离油脂,导致皮脂腺代偿性分泌更多油脂,形成「越洗越油」的恶性循环;另一方面,碱性清洁环境(pH>7.0)为马拉色菌等有害菌提供理想生存条件,其代谢产物不仅引发瘙痒、头屑,还会释放炎症因子攻击毛囊。
脂溢性脱发的核心困境,在于雄激素代谢产物 DHT 对毛囊功能的深层干扰。DHT 会抑制 Wnt/β-catenin 信号通路 —— 这条通路是毛囊细胞启动生长的关键「开关」。当通路传导受阻,毛囊细胞会陷入休眠,即便表面油脂被清除,毛囊仍无法进入生长期,导致头发逐渐细软、脱落。
科学抗脱的第一步是精准检测:通过AI检测技术评估毛囊细胞的信号传导状态,判断 Wnt 通路是否正常;同时分析头皮菌群比例、pH 值及油脂分泌量,明确微生态失衡程度。
深圳 35 岁媒体从业者陈女士,因每日使用强效去油洗发水并频繁抓挠头皮,导致头皮油痒加重、脱发增多。检测显示其头皮 pH 值偏高(7.2),Wnt 通路活性不足,马拉色菌丰度异常。通过调整护理方案 —— 改用温和洗护产品、减少清洁频率,结合每周HAIRMOZZ的BASE冷喷护理调理微生态以及激活头皮信号通路,12 周后其头皮油脂分泌趋于稳定,脱发量显著减少,毛囊信号通路活性逐步恢复。
对于脂溢性头皮,建议停止盲目清洁:选择无硫酸盐的弱酸性洗护产品,以指腹轻揉代替指甲抓挠。尽早通过专业检测(如毛囊信号通路与头皮微生态评估)定制个性化修复方案,避免毛囊长期处于休眠状态。